<地方采風>跟神明的神聖約定 - 日期:2011-05-25



【聯合報梁玉芳】2011.02.09 02:28 am



  宮廟初一凌晨「搶頭香」,今年竟然搶出比跨年節目還搞笑的情節,不斷在網路上點閱、連結。一是搶頭香的多名壯漢竟然撞倒大香爐,爐身扶正後,冷不防竄出阿嬤,從容插香後來居上。



  另有祭出八千餘元搶頭香獎金的廟宇,廟門一開,大夥兒往前衝時,早有阿伯潛伏爐底,突地冒出,先插先贏。但神明不保佑「偷吃步」行為,頭香獎金飛了。



  這些突梯情節,竟出現在崇拜天神的神聖空間裡;衝、搶、急的動機又是如此世俗功利,經過螢光幕停格、重複,放大了人世間的算計。功敗垂成的搶頭香行動,製造出滑稽的反差,成了今年過年的意外笑點。



  到底為什麼搶頭香呢?不可考的傳說是,能在天公爐插下的第一炷香者,就能獲得更多保佑。但先不說神明真有依先來後到給不同份量福氣的「分別心」到底合不合理,「搶頭香」搶得如此不擇手段,真的無愧我心,舉頭三尺的神明真會保佑嗎?



  開年「頭香」,或許更應該這樣解讀,是信眾在一年之始,任何過犯未發之前,在信仰圈的大廟香爐插上自己的第一炷香(不是與眾人比的第一);隨著煙氣上升天庭的,是內心的敬虔,這是與神明立下神聖契約,願以端正的心意與行為,祈求上天對來年的庇佑。



  但是,隨著民間信仰的商業化,「宗教行銷」的手段早超越信仰本質。不曾辦「搶頭香」的寺廟好似就不足以聚人氣以成大廟;搶頭香變成「誰人甲我比」的競技,「只能我獨贏、不與眾人享」的自利心態,讓信仰益發功利。連「藏身爐底」的奧步都使出來了,這豈是神明樂見?



  但樂觀點看,不少人因為這些頭香意外,回頭省思宗教民俗活動的意義,頗能發人深省。重拾信仰的素樸本質,這大概是神明藉「頭香」事件賜下的更佳祝福。



 



資料來源:http://udn.com/NEWS/OPINION/X1/6140561.shtml
-----友善連結-----
 
 
 
 
 
 
更多連結

服務專線:02-2732-4477
 
服務條款隱私權政策關於我們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