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會新聞>「第四屆海峽兩岸(鷹潭•臺北)道教文化論壇」,十月十七日在臺北市圓山飯店隆重開幕 - 日期:2010-11-30

2010-10-24 今日新聞網





由台灣中華道教總會及江西龍虎山嗣漢天師府所共同主辦,江西省道教協會、大甲鎮瀾宮、中華淨明忠孝道教會、中華兩岸道教民俗文化研究學會、台灣正宗全真道
教會、松山奉天宮、松山慈惠堂、高雄道德院、無極三清總道院、慈天必生宮等單位協辦的「第四屆海峽兩岸(鷹潭臺北)道教文化論壇」,十月十七日在臺北市圓山飯店隆重開幕,這次論壇係以「弘揚道教文化、傳承同根同源、服務社會和諧」為主題,簡稱即「同源、傳承、和諧」。主辦單位期以能宣揚淵源流長的中華道教文化,為廣大社會信眾提供心靈生活的重要依靠。





出席開幕式貴賓包括江西省人大常委會副主任蔣如銘,新黨主席郁慕明,全國人大常委、中國道教協會副會長張繼禹,市人大常委會主任邵奇生,江西省委副秘書長
潘東軍,江西省台辦主任閻鋼軍,江西省民宗局局長謝秀琦;鷹潭市委常委、副市長熊茂平,市委常委、貴溪市委書記王家林,鷹潭市長助理徐鵬程等兩岸道教領袖及專家學者三百多位。





江西省人大常委會副主任蔣如銘在致辭中首先對論壇的如期舉辦表示熱烈祝賀,他說:道教作為中國歷史悠久的宗教,植根於中華傳統文化,是東方智慧的結晶,是人類文明的寶貴財富。海峽兩岸道教同根同祖、同脈同源,道教論壇的創辦並在江西鷹潭龍虎山已成功舉辦三屆,進一步密切了兩岸道教界的血緣和道緣,已經成為凝聚兩岸同胞的重要紐帶。蔣如銘希望兩岸同胞攜手同心,通過道教文化論壇這個載體,進一步加強交流往來,增進相互瞭解,推進兩岸大交流、大合作、大發展。



 



新黨主席郁慕明在致辭中說,海峽兩岸道教文化論壇前三屆在江西鷹潭成功舉辦,本屆論壇在臺北舉辦,這充分說明海峽兩岸道教交流得到進一步加強,已經從單向變為雙向,兩岸經濟文化方面的交流與合作也日益頻繁。兩岸應進一步弘揚道教傳統文化,影響和教育年輕一代懂得懷念祖先、關懷親人,促進兩岸社會和諧平安。





中國道教協會副會張繼禹代表中國道教協會對道教論壇的舉辦表示熱烈祝賀,他說,海峽兩岸道教同根同源,舉辦海峽兩岸道教文化論壇是道教界的一件大事,也是挖掘和弘揚中華傳統文化的一次盛會。張繼禹希望海峽兩岸道教徒共同擔負起歷史責任,進一步傳承弘揚道教文化,為人民幸福安康、社會和諧發展作出積極貢獻。

鷹潭市人大常委會主任邵奇生在致辭中說,舉辦海峽兩岸道教文化論壇意義重大,對融洽同胞血肉之親、手足之情,對促進中華民族文明進步、和諧安康,對推動道教文化的研究與傳播,必將產生深遠影響。邵奇生說,鷹潭是一個非常神奇、令人神往的地方,龍虎山是道教發祥地,給人類留下了寶貴的世界自然遺產和世界地質公園。鷹潭交通成網,秀水縱橫;一江兩岸、四區合一,城市現代化程度日益提高;鷹潭銅產業特色明顯,正在打造世界銅都,熱忱歡迎更多的臺灣同胞到鷹潭走一走、看一看。



開幕式進行了道德經題跋與贈予儀式,由臺灣中華道教總會理事長張檉、江西龍虎山嗣漢天師府住持張金濤,以及中國道教協會副會長張繼禹等人共同題跋,象徵兩岸道教文化論壇的正式啟動。大會還同時啟動了「兩岸宗教書畫名家特展暨道教資訊化成果展」,由兩岸宗教藝術、資訊專家共同展出了一百二十幅精緻的書畫作品和資訊化成果,呈現道教因應現代化潮流發展出的精緻藝術文化與現代化科技成果。





中華道教總會理事長張檉表示,二00五年大陸江西龍虎山嗣漢天師府創辦第一屆海峽兩岸道教文化論壇以來,連續三屆已成為兩岸道教文化與學術最重要的交流平台,今年首度在台灣舉行,中華道教總會特邀請連戰先生、宋楚瑜先生等多位榮譽顧問出席,並由中研院鑽研道教信仰與文學三十餘年的李豐楙教授、慈濟大學宗教研究所林安梧所長、台灣師範大學陳廖安教授以及大陸知名道教學者廈門大學卿希泰教授、四川大學李遠國教授、李剛教授等,講演「道教養生學之時代意義」、
「道教積善觀之社會影響」、「道教占驗派之命運觀」、「道教與民俗」等議題。





接連舉辦二天的「第四屆海峽兩岸道教文化論壇」,以「同源、傳承、和諧」為主題,邀請大陸道教傳承重地江西鷹潭市的龍虎山嗣漢天師府主持張金濤道長,與中
國道教協會副會長張繼禹等多位道教界重量級領袖來台參加。大會並同時舉辦「兩岸宗教書畫名家特展暨道教資訊化成果展」,由兩岸宗教藝術家與資訊專家統籌展出一百二十幅精緻書畫作品與資訊化成果,交流精緻的道教藝術文化與現代化的科技風貌。





張檉理事長說,雖然多數國人信奉道教,但因道教兼容並蓄,與民眾生活息息相關,反而不被彰顯,正統道教教儀和經典研究在台灣道教界幾乎不復見,但道教思想給予國人正向的生命與道德價值觀,力量不容忽視。





-----友善連結-----
 
 
 
 
 
 
更多連結

服務專線:02-2732-4477
 
服務條款隱私權政策關於我們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