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采風>萬人吃飯擔 通霄四庄媽文化 學者研究 - 日期:2012-03-23

〔自由時報記者張勳騰/通霄報導〕

通霄鎮「四庄媽」明天南下雲林縣北港鎮朝天宮進香,二十五日上午回鑾遶境,中午舉行傳統吃飯擔,預估有近萬名信眾熱烈參與;文史工作者陳水木表示,早年吃飯擔才一、二百人,這幾年卻有近萬人,規模之大是全國少見,吸引國內近十所大學教授研究這項特有的宗教文化。

特殊宗教文化 規模之大全國少見

通霄鎮的四庄媽祖因為沒有建廟,由北勢庄、竹仔林庄、圳頭庄及梅樹腳庄輪流供奉在值年爐主的家中,已有一百二十年歷史。

據道卡斯文史工作室陳水木的調查,「四庄媽」在民國十二年的海線火車通車後才首次南下進香,當時因庄頭貧困,只能使用手提香櫃搭火車,返回通霄也沒有大轎,只好向梅樹腳庄劉厝供奉的媽祖借神轎來遊庄,發展迄今,每年不管輪到那一庄,都要恭請劉厝的媽祖到紅壇坐位,接受信徒供拜。

「四庄媽」及信眾在明天一早出發,展開年度宗教之旅,將分別到彰化縣南瑤宮、嘉義縣新港鎮奉天宮參香,再到北港朝天宮參拜,二十五日清晨舉行刈火儀式,隨即返回通霄鎮,上午遊庄遶境四個庄,中午在平元里平新一路、二路一帶舉行傳統吃飯擔,今年輪由北勢庄負責。

陳水木說,依民國四十五年間蒐集的老照片,飯擔是犒賞參與遊庄遶境的信眾,當時參加人數僅一、二百人,但近年來,每年都吸引上萬名信眾前來體驗這項特有的宗教文化。

他說,因為「四庄媽」沒有建廟,再加上吃飯擔獲得信眾共鳴,已發展成特殊的進香文化,引起國立聯合大學、台東教育大學、高雄師範大學、台北市立教育大學等研究宗教文化的大學教授興趣,紛紛前來了解發展歷程。
-----友善連結-----
 
 
 
 
 
 
更多連結

服務專線:02-2732-4477
 
服務條款隱私權政策關於我們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