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廟宇活動>芝山岩惠濟宮 迎神過火有看頭 - 日期:2011-11-06
自由時報 –記者陳璟民/專題報導
若問,台北市有哪個景點自然人文薈萃,值得深度一日遊?許多市民大概會將士林區「芝山岩」列為必選之地。
芝山岩海拔最高處僅五十一.八公尺,卻早在一萬年前,台北盆地仍是台北湖時,就是浮出湖面的陸地;考古發現,芝山岩「松山層」(距今六千年前)有古人吃的蚵,當地岩、土層至今存有海生植物、貝類化石、先民生活遺跡等。
芝山岩動植物生態豐富,八芝蘭竹高約二、三公尺,雖無經濟價值,卻是特有、小型竹種,日治時期列為天然紀念物;赤腹松鼠、蛇類、蛙類、五色鳥、綠繡眼等出沒,蝴蝶、鍬形蟲品種眾多,皮孫木、楓香、無患子、台灣欒樹等自在生長。
芝山岩惠濟宮坐落山頂,為市定古蹟,建於一七五一年,供奉開漳聖王、觀音佛祖、文昌帝君等神明,庇佑鄉里,香火鼎盛,每年農曆二月廟慶、七月普度等法會,規模盛大,廟慶的迎神過火儀式,在台北市已屬少見。
芝山岩惠濟宮神明栩栩如生,建物雕梁畫棟,廟旁「懷古園」內古碑林,集兩百多年來改、整建時拆除的石柱碑聯,自前清嘉慶、咸豐、同治、光緒到日治大正等年號都有,加上四大金剛、萬年化石、石珠等,環境古意盎然、花木扶疏。
至誠路一段的山徑經拓為芝山岩惠濟宮的朝聖步道,沿途有巍峨牌樓、前清仕紳潘永清「洞天福地」題字刻石、仙水靈泉、蛇蛙石、西隘門等景觀;西隘門規模雖小,但利用山勢與硬岩為基礎,疊石興建,易守難攻,應是全市碩果僅存的古代民間戰備工事。
政府與廟方修築木棧道、時間廣場等,提供遊客漫步、歇腳,不論從哪一入口上山,都能環繞一圈,或這裡上、那裡下,四季皆宜信步閒遊,每趟二至五小時,所花的精神體力與時間剛剛好。
市府另在山腳設置「芝山文化生態綠園」,含芝山岩展示館、得得之家、生態暖房、水生池與周邊原始林等,其中,展示館一樓有芝山岩立體模型圖,得得之家是傷、病鳥的收容、救治及野放保育的重鎮,委由台北市野鳥學會經營管理,是融合考古展示、生態保育、藝文教育的場域,常見親子、師生來知性之旅。